多年专注研发生产升降机平台
全国咨询热线:0512-6538 4102

航空母舰(为军用飞机提供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舰艇)

发布时间:2023-11-19 01:32:50 作者: 江南在线下载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

产品介绍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其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大海浩瀚,距离陆地较远,飞机难以进行降落和调整。航空母舰就像是一个海上机场,可为直升机或舰载机提供空中支援和临时补给。同时,其自身也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它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化完善,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搭载少数舰载机和直升机的大型战舰。其结构最重要的包含飞行甲板、航母舰岛、升降机组、舰载机库、武器系统等。

  现代航母可按其排水量分为大型航母(重型航母)、中型航母和小型航母(轻型航母)。也可按其动力装置分为常规航母和核动力航母。还可以按其负担任务划分为反潜航母、攻击航母、护航航母和多用途航母等。按舰载机类型分为固定翼飞机航母和直升机航母。

  航空母舰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前期,随着舰载机性能的提升,航空母舰慢慢的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二战期间,当时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在航空母舰的建造方面做大规模的军事研发竞赛,创造出很多经典。二战结束后,进入美、苏冷战时期。世界上的航母数量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或大幅度减少,但在性能方面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冷战结束之后,苏联解体,大量的航母被迫拆解或出售。在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和世界霸主之后,并没放弃对航母的研发和制造,反而加大了相关经费的投入。

  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有美国、中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印度、西班牙、意大利、泰国等。航空母舰是大国重器,是国家总实力的象征,也是海军作战的重要武器。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分类、实战应用、主要国家等介绍

  航空母舰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09年,在《军事飞行》一书中,法国发明家克雷曼·阿德率先提出将飞机与军舰结合的想法。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Eugene Ely)驾驶飞机,利用海军在停泊状态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上临时铺设的木制跑道成功起飞,而后降落在附近的海滩上,这是人类首次驾驶飞机从军舰上起飞。1911年1月18日,飞行员尤金·伊利再次驾驶飞机,利用海军在停泊状态的宾夕法尼亚号轻巡洋舰上铺设的木制改装滑行台成功降落。1912年,英国海军通过改装巡洋舰和渡轮来获得可以装载飞机的军舰,这种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的船只,就是现在的航空母舰的雏形。

  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飞行员格里·高利驾驶飞机从航行中的豪伊伯尼亚号上成功起飞,这是人类首次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1917年8月2日,英国海军飞行员欧内斯特·邓宁驾驶飞机以一种平行飞行侧滑着陆的危险方式,成功降落在改装后的“暴怒”号军舰的甲板上,这是人类首次在航行的军舰上降落。但几天之后,当邓宁想再次尝试以相同方法降落在甲板上时却发生了意外,邓宁和飞机一起坠入大海。不久之后,英国决定对“暴怒”号进行大改装。

  1918年,“暴怒”号完成第二次改装,变成全球上第一艘能够参与作战任务的高速航空母舰。1918年5月,在对“暴怒”号深入研究、取长补短之后,英国海军将一艘客轮“库帝罗索”号改装成了“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这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空母舰,尽管它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它标志着世界的海上力量从制海到制空制海相结合的革命性变化。1918年7月19日,历史上第一次有航空母舰参与攻击行动,七架战斗机从“暴怒”号航母的甲板上起飞对德国飞艇基地进行空袭。1918年9月19日,“百眼巨人”号被编入英国皇家海军。此后,世界各大军事强国均开始重视航空母舰的研发和作战应用,但是这时航空母舰的实际作战能力依然非常有限。

  1922年2月6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签订了《华盛顿条约》,条约中明白准确地提出各国应当严控军事舰艇的总吨位,航空母舰的发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条约如此约束,但实际上各国海军研发航母的积极性并未消减。1922年3月,由一艘运煤船改装的“兰利”号航空母舰正式完工,这是美国第一艘航母。1922年12月,日本自主研发出世界上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凤翔”号。随后,英国也完成了从1917年开始的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1927年,美国的“突击者”号问世,它是世界上第一艘安装了液压拦阻索的航空母舰。1930年,英国建造的“皇家方舟”号航母上应用了强力飞行甲板、舰岛、液压弹射器以及封闭式机库,是现代航母的原型。

  1940年11月11日,从英国“光辉”号航母上起飞的鱼雷轰炸机击沉了意大利海军的一艘战列舰,击伤三艘战列舰。这次战役让美国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此外,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时使用了航母编队。在中途岛战役中,美日双方的航母进行了海上对决,美国的埃塞俄级航母成为战场中的主角,小型护航航母也被大量制造并投入战争。

  由于航空母舰就像是舰载机的海上机场,所以它的发展与舰载机战斗力的提升息息相关。二战前期,随着舰载机性能的提升,航空母舰慢慢的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但由于没有作战经验,海战中航空母舰往往仅作为辅助战斗力而存在。可即便是这样,航母在二战中的威力还是震惊世界,新一代海上霸主诞生,以往称霸海战的战列巡洋舰和重型战舰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二战期间,当时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在航空母舰的建造方面做大规模的军事研发竞赛,创造出很多经典。例如,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装载十六架陆基B-25B轰炸机前往日本复仇,它航速快、航空作业高效、续航能力强、装有新式雷达,在空袭行动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此次行动,是历史上唯一的重型轰炸机从航母上起飞的实战案例。这一时期的航空母舰,对舰载机的降落安全问题进行了优化,在编排战术方面日趋成熟。这期间,大量日本航母被击沉,战败后日本海军不复存在,剩余在建航母被美国下令解体。

  二战结束后,很快进入美、苏冷战时期。世界上的航母数量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或大幅度减少,但在性能方面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航母的军事作用很重视,航母的创新研发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为其海上军事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苏联坚持“导弹为王”和核威慑的战略思想,并不看重航空母舰的军事意义,所以各项技术均大幅落后于美国。直到1965年,苏联才拥有了第一艘航母“莫斯科”号。

  在舰载机降落的安全性方面,英国率先开始研究斜角式飞行甲板,并于1952年2月在尚未完工的“半人马”级航空母舰的4号舰”胜利”号上进行实验。但实际上,第一款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却是美国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

  在舰载机起飞的动力方面,原本的液压式弹射器不足以满足新型喷气式舰载机的起飞需求。1951年,英国海军上研制出蒸气式弹射器并装备在“莫仙座”号航母上。1960年,美国的内燃式弹射器研发成功。

  在航母的动力装置方面,1961年美国的“企业号”航母正式服役,它是世界上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在其它方面,英国发明了反弹式助降镜和“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美国发明了着舰雷达。垂直起降机的出现和滑跃起飞技术的兴起,也对航空母舰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另外,世界各国也进一步展开了对潜水航母的研究。英国还曾考虑过制造冰做的航母。

  冷战结束之后,苏联解体,大量的航母被迫拆解或出售。在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和世界霸主之后,并没放弃对航母的研发和制造,反而加大了相关经费的投入。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美国制造了很多核动力航母。截至2019年,美国独家拥有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水上武器。这个系列的航母共有10艘,首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2017年,美国首艘“福特”级航母正式服役,与“尼米兹”级航母相比,“福特”级航母更先进,也拥有更高的核电产量。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是法国唯一的现役航母、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艘非美国所有的核动力航母。

  2014年,英国的新一代重型航母“伊丽莎号”下水试航,但此时的英国在航母技术上已远远不及美国。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基辅”级航母安装有远程导弹,苏联解体后,“基辅”级航母中的库涅佐夫号归俄罗斯所有。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于2012年9月25日交付中国海军,它是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2005年以后,全球商船制造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开始不再满足于购买和改装旧航母,相继探索自主研发。此外,加拿大原有一艘名叫“壮丽”号的航母,它是由二战时期英国的“勇士”号改建的,后来阿根廷将这艘“壮丽”号旧航母改建成该国的第一艘航母“五月五日”航母。泰国拥有一艘全世界最小的航母,名叫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

  对于航空母舰来说,飞行甲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它能够为舰载机提供起飞、降落以及停放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航母才会被喻为“移动的海上机场”。飞行甲板是航空母舰的上层甲板,它的表面并不光滑,粗糙而不规则的纹理能大大的提升摩擦力,降低舰载机因轮胎打滑而造成的安全风险。甲板上有些叫“系留穴”的小坑,用来挂住铁链、将飞机固定。二战时期的航母,飞行甲板多采用橡木板。而现代航母则多采取高强度的金属甲板来对抗飞机降落时的冲击,并在上面刷上一层坚固的涂料来增加摩擦力。涂料的选择很重要,要有良好的弹性和柔韧性以及较高的摩擦系数,还要能适应海洋气候和昼夜温差、要耐腐蚀。

  通常,飞行甲板的宽度要比船体的宽度大。在分类上,有直式甲板和斜角甲板两种。早期航母的飞行甲板大多仅有直通式甲板,舰载机降落时需要借助拦阻索和拦阻网减速。但当喷气式飞机被应用于航空母舰,它们更高的降落速度使得单靠拦阻网和拦阻索减速已经很难保证其降落的安全性。于是,斜角甲板诞生了,其倾角一般在7至14度之间。飞行甲板根据其实际用途可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即起飞区、降落区和停放区。一般,起飞区采用直式甲板,而降落区则采用斜角甲板。

  虽然航空母舰被称为“海上机场”,但是与陆地上的机场比起来它还是太小了。因没有很长的跑道,所以有时舰载机需要借助辅助装置来起飞。舰载机的起飞方式一般有弹射起飞、滑跃起飞和短距垂直起飞三种。弹射起飞需要利用弹射设备在平直甲板上进行,它的飞行原理类似于弹弓。而滑跃起飞则需要把甲板前端抬高12至14度,舰载机经过滑跑后会沿着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进而成功起飞。而滑跃起飞则需要把甲板前端抬高12至14度,舰载机经过滑跑后会沿着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进而成功起飞。短距垂直起飞则是依托于特殊设计的舰载机,这种舰载机设计难度大且一般不能满油满弹起飞,垂直起飞时耗油量巨大,所以使用时会让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

  由于航母的跑道很短,舰载机的降落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借助一些辅助装置,阻拦索和阻拦网就是最常见的减速设备。高强度高韧性的阻拦索横置在甲板上,当飞机降落时其尾部下方会释放出尾钩钩住拦阻索,利用拦阻力强行制动。现代航母广泛使用的是液压式拦阻系统,拦阻索带动甲板下的滑轮、促使液压阻尼缓冲器工作并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再冷却,可以让飞机在两三秒内停下来。阻拦索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飞机停止后,它会解脱复位。而拦阻网却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它是一种应急装置,用于发生意外时应急回收舰载机,一般由高强度尼龙材料制造成,用过一次就不能再用。

  舰载机起飞时所喷射出的尾焰的温度非常高,很容易灼烧甲板。偏流板背面有很多铜管,大量的海水在里面循环流动起到降温的作用。起飞前,镶嵌在甲板上的偏流板倾斜放置,阻挡尾焰并将其向上方和两侧分流。

  作为“海上机场”,飞行甲板越空旷障碍物越少,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就越方便,最理想的情况是甲板上空无一物。但是,一些诸如指挥塔、控制室、雷达、通信天线等工作间和设备又需要布置在甲板上。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安排在甲板上的某处,于是甲板上就有了一个叫舰岛的上层建筑,它是航母的指挥中心。一般来说,舰岛越小越好,这样一方面能节约空间,另一方面也能缩小雷达的反射面积、降低被敌方发现的风险。舰岛一般被布置在航母的右舷,而非左舷,这一方面是由于早期航母舰载机都是螺旋桨飞机,螺旋桨旋转的方向让飞机在低速行进时更容易向左偏航。另一方面也是因人类的心脏位置偏左,绝大部分飞行员在遇到危险时的本能反应是向左急转,所以将舰岛设置在右舷能够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尽管飞行甲板上有停放区,但并非所有的舰载机都会停放在飞行甲板上,不需要用的舰载机一般存储在甲板下面的机库中。将舰载机存储进机库以及将舰载机从基库中调出的过程,都需要借助升降机组来完成,因此人们称它们为舰载机的“搬运夫”。根据位置,升降机可分为舷内式升降机和舷侧式升降机。早期的升降机大多是舷内式升降机,它们通常被布置在甲板的中线上,四周用绳索吊起,防浪性和安全性较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要在甲板的中央开口,对船体的强度影响较大,需要耗费几百吨的钢材来强化弥补。而且占用甲板空间也大,舰载机无法在升降机工作时进行起飞或降落,一旦升降机组出现故障没办法恢复甲板原貌,就会对航母上的所有舰载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弊端,各国逐渐开始将升降机的位置调整到侧舷,这样不仅不再影响舰载机的起落,也大幅度的提升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现在的航母基本都采用舷侧式升降机。

  机库最基本的功能是停放舰载机,除此之外,它还是维修舰载机和提供补给的地方。机库大体上分为开放式机库和封闭式机库两种。二战中期前,海军将飞行甲板同时作为机库使用,这种露天式的航母机库就是开放式机库。从二战中后期开始,海军开始在飞行甲板下方建立起来的四周封闭的机库结构,封闭式机库逐渐兴起并成为了主流。舰载机库一般占据两三层甲板的高度,是航母上最大的舱室,预留着停机位、牵引、锚链系留、升降机等必要设施。为了能停放更多的飞机,机库里舰载机的机头、机翼和机尾都能够直接进行折叠。但航母的机库平常并不是总是装满了舰载机,绝大多数时候它里面都在进行繁忙的维修、飞行准备和补给。

  利用例如铀-235、钚等核燃料裂变所产生的能量产生高温蒸汽,进而推动汽轮机组为航母提供前进动力或发电的装置是核动力装置。它的优点是不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仅携带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航行很长的时间。并且核动力装置简单易操作、运行平稳、非常容易实现自动化。缺点是,设计困难、存在放射性危害,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最常见的常动力装置是蒸汽轮机和燃气轮机。蒸汽轮机是外燃机,分为脉冲式蒸汽轮机和反动式蒸汽轮机。主要由燃烧燃料的锅炉、将蒸汽转化为航母动力的汽轮机、以及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优点是,单机功率大,较为可靠、寿命长且能够正常的使用劣质燃料。燃气轮机使用的燃料是燃气,其原理与蒸汽轮机类似,燃料与被压缩的空气在燃烧室里燃烧,进而产生可以推动航母前行的动力。

  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主要来自于舰载机。舰载机按用途分为战斗机、预警机、攻击机、反潜机、鱼雷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运输机、加油机等。其中,最重要的作战力量是战斗机和攻击机,其次是预警机等。舰载机的结构强度要比陆基飞机大,对飞行系统的要求也更高。

  被喻为“航母杀手”的反舰导弹,有时也会被装备到航空母舰上。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就装备有12枚超音速反舰导弹,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装备有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未退役航母。

  现代航母的近层防御系统通常由雷达、近程防御导弹或小口径炮、以及计算机等组成,能自动发现、瞄准、跟踪、攻击目标,从而拦截敌方导弹。通常情况下,航母正常情况下不会启动自身的近战防御系统,只有在独自航行或是正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才会启动这个终极保护。为了不影响舰载机起飞和降落,近战系统一般被安装在飞行甲板以下,高度不能超过飞行甲板。受安装的地方的限制,为了能给航母够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近战防御系统一般要有三座以上。

  航空母舰按其排水量可以划分为大型航母、小型航母和中型航母。排水量在三万吨以下的航空母舰是小型航母(轻型航母),例如意大利的“凯沃尔”号,排水量在三万吨至六万吨之间的是中型航母,例如法国的“戴高乐”号。排水量在六万吨以上的是大型航母(重型航母),例如美国的“福特”号和中国的“福建”号等。

  航空母舰还可按动力装置划分为常规航母和核动力航母。随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正式服役,核动力航母逐渐发展起来。相较于常规动力航母,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大多分布在于动力强劲、续航能力强、以及不依赖于化石燃料上。它利用核反应堆的负荷提供电力供应,能确保供电的持续性。例如,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两个核反应堆可提供足够一个中小城市正常的的供电量,并且生命长达十三年。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核污染和核安全的问题。从技术上来看,建造核动力航母要比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要复杂得多,由于航母舰体自身的规模有限,科学家们不仅要研制出高效紧凑的反应堆,还要研制出高浓缩燃料棒。

  除了核动力航母以外的航母,统称为常规动力航母。它们通常以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装置。常规蒸汽动力装置的好处是技术成熟、寿命长、单机功率大且灵活方便,对燃料没有太高要求。美国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航母,以及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等都是采用这种动力装置。而燃气动力装置的优点则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且机动性能好。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用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强的燃气轮机,MT30燃气轮机。相较于核动力航母,常规动力航母的缺点是作战半径较小、续航能力不够。中国福建舰是全球现役最大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还可按其负担任务划分为攻击航母、反潜航母、护航航母和多用途航母。攻击型航空母舰负担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因此其主要的舰载机为战斗机和攻击机。反潜型航空母舰负担的主要任务是“反潜”,其上装载有反潜直升机。多用途航母需要负担多种任务,其上面既载战斗机和攻击机又载有直升机。

  还可以按航空母舰上所搭载的舰载机类型来区分航母,分为固定翼飞机航母和直升机航母。有些航母上只能搭载直升机或垂直起降机,这类航母称做直升机航母。而另一些航母,则不仅仅能搭载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机,还可以搭载那些一定要通过传统方式来进行起降的飞机,这类航母被称为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编队的作战最重要的包含防空作战、反潜作战、反舰作战和对地打击。编队除了航母和舰载机之外,一般还编配有护卫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航母编队的舰载机以及舰艇之间有必要进行编排、制定战术,反复训练,才能做到紧密合作协同作战,这常常要两到五年的时间。

  对于航母编队来说,对制空权的争夺主要依赖于舰载机。一般,防空区分为远、中、近三层,距离航母200公里外为外防区,紧接着是中防区,距离航母50公里以内的是内防区。外防区中,距离航母300公里左右是战斗机巡逻的区域,距离航母200公里左右是预警机巡逻的区域。巡逻分为高空和低空两种,用以应对轰炸机、攻击机、歼击机、以及部分巡航导弹。中防区内的舰载机正常的情况下处于待战的防御状态,用于拦截和迎击突破外防护区的敌方战机。内防区是航母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依赖于反导舰炮、防空导弹、以及电子战武器。此外,侦察卫星、前哨防空警戒舰、对空搜索雷达、电子战机、以及护航舰防御系统等都能起到防空预警和辅助防御作用。

  潜艇是对航空母舰威胁最大的武器,因此反潜是航母编队演练的重要内容。对海防御同样分为三层,外层主要由岸基反潜机和潜艇负责,中层由反潜机、水面舰艇和舰载反潜直升机维持,内层由航母周围的水面舰艇、警戒舰上的反潜直升机和航母自身负责。而在反舰方面,则常常要先锁定目标,然后利用舰载攻击机、舰炮、导弹、鱼雷等武器进行攻击。

  在对陆地进攻方面,通常由战斗机做掩护、电子战机做干扰、攻击机实施攻击,舰载巡航导弹精准打击,舰载火炮攻击滩头前沿阵地,多种武器协同作战。在实战应用中,还可配合国家的监视情报系统,利用获取和掌握到的信息实施突袭、增兵、组织两栖登陆作战,有效进行保障和支援。

  航空母舰是大国重器,是国家总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各国海军在航母建造方面竞争非常激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航空母舰最多的国家,现役航母包括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和1艘福特级核动力航母,另有3艘福特级在建核动力航母。除了现役航母,美国还拥有一些已经退役的航母,例如常动力航母小鹰号等。中国有3艘现役常动力航母,分别为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英国拥有2艘现役航母,分别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常动力航母和威尔士亲王号常动力航母。意大利同样拥有2艘现役航母,分别是加里波第号和加富尔号。法国拥有1艘现役航母,为戴高乐号中型核动力航母。印度目前有2艘现役航母和1艘规划中的航母。泰国拥有1艘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航母。俄罗斯拥有1艘维修中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日本尽管没有航母,但却拥有出云号和加贺号这样的准航母。此外,西班牙也拥有1艘多用途准航母,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土耳其的阿纳多卢号两栖舰则是一艘以无人机为主要作战手段的航母。

  美国建造的“尼米兹”级航母,共有10艘,首舰于1975年服役,分别为尼米兹号航空母舰(舷号:CVN-68)、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舷号:CVN-69)、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0)、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1)、林肯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2)、华盛顿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3)、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4)、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5)、里根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6)、布什号航空母舰(舷号:CVN-77)。尼米兹级航母是标准派数量在8万吨以上,满载排水量在9万吨(CVN-68至CVN-71)及10万吨(CVN-72至CVN-77)以上的大型航母,是美国第二代核航母,也是目前世界上在服数量最多的航空母舰。

  美国建造的“福特”级航母的首舰杰拉尔德·福特号(简称福特号,舷号:CVN-78)于2017年7月22日正式服役,作为对“尼米兹”级航母的替代,美军计划在2058年之前将这一级的航母扩充至10艘。与“尼米兹”级航母相比,它可以产出三倍电量,满载燃料的情况下可以连续续航20年。目前,福特级有三艘在建航母,分别为排序第二的约翰·肯尼迪号(舷号:CVN-79)、排序第三的企业号(舷号:CVN-80)和排序第四的多里斯·米勒号(舷号CVN-81)。

  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的首艘航空母舰,原为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由于苏联解体其被划归乌克兰,后被中国购买并在大连造船厂修缮改装。改装后的辽宁舰于2011年8月10日首次试航,2012年9月23日交付中国海军。

  山东舰(舷号:17)是中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它于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军。

  中国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舷号:18),是一艘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和建造的航空母舰,采用直通式甲板、电磁弹射器、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它于2022年6月17日首次下水试航。

  此外,中国还有一艘退役航母。苏联海军于1970开始建造的基辅级航空母舰首舰基辅号,长273.1米,最宽处达52.8米,高61米,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40500吨,于1975年正式服役,曾是当时的海上巨无霸。它1993年退役,被以废钢铁的形式卖到中国,作为军事主题公园的一部分。

  作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舷号:R08)采用双舰岛设计,排水量6.5万吨,是伊丽莎白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它于2009年7月开工建造,2017年12月7日加入英国海军服役。同属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还有威尔士亲王号(舷号:R09),它的排水量略高于伊丽莎白女王号,接近7万吨,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于2011年5月26日开始建造,12月10日正式服役。

  苏联时期建造的库兹涅佐夫号(舷号:063),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滑越式飞行甲板和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也是目前俄罗斯唯一的一艘未退役航空母舰。它是1143.5型(即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舰,最大排水量5.85万吨,依靠蒸汽轮机提供动力。

  法国现役仅有的一艘航空母舰法国夏尔·戴高乐号(舷号:R91),是法国历史上第十艘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它满载排水量3.5万吨,属于中型航母,于2001年5月18日开始服役。

  意大利的第一艘航母是朱塞佩·加里波第号(舷号:551),它于1984年12月下水测试,1985年9月30日交付海军,满载排水量13370吨,属于轻型航母,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航空母舰。

  高度的作战灵活性是意大利的加富尔伯爵号航母(舷号:550)最突出的特点,除了作为航母使用还可当作两栖攻击舰使用,机库可改装成容纳坦克、装甲车、轮形战车等的库房,为了方便车辆驶进驶出还在侧舷和舰尾设计了专门的跳板仓。它于2008年入役,排水量为2.7万吨,属于小型航母,是意大利在21世纪的第一艘新航母。

  印度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舷号:R33),前身是基辅级四号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2004年1月,俄罗斯和印度在新德里达成协议,俄罗斯无偿地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赠与印度,但印度须支付俄方提供的航母改装费用并装备俄式舰载机。改装后的航母于2013年交付印度海军,被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印度首艘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舷号:R44)于2009年在印度科钦造船厂开始建造,2022年9月2日开始服役,它采用滑跃甲板、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达4万吨的中型常动力航母。在舰载机方面,使用的是米格-29K等舰载机。

  印度计划建造的第三艘航母维沙尔号(舷号:R55),预计排水量将达6.5万吨。起初,印度海军曾计划过将维沙尔号建造成一艘核动力航母,但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终究是决定将它建造为常动力航母。

  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舷号:R-911),标准排水量仅为7000吨,即便满载也仅有1.1万吨的排水量,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它最初是泰国向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定制购买的,于1997年8月10日开始服役,后来由于保养费用过高,泰国海军将其发展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展览并收取门票费用,现在它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于2011年服役,是一艘多用途准航母,从排水量来看它属于轻型准航母,在用途方面又融合了两栖攻击舰的功能。巨大的船舱,不但可以停放舰载机,也可以运载重型战车。它即可承担作战任务,又能充当运兵船,为陆地输送兵力和物资。

  日本的出云号原本是一艘大多数都用在反潜作战的直升机驱逐舰,它具有类似航母的全通式甲板,因此被认为是一艘准航母,满载排水量为2.7万吨,最多可装备14架直升机。它于2015年3月25日交付海军服役。此外,作为出云级准航母的还有2017年3月开始服役的直升机驱逐舰加贺号。

  2019年5月4日,土耳其的首艘航母阿纳多卢号宣告建成并下水测试。它是一艘满载排水量2.8吨的轻型准航母,也是一艘融合了两栖攻击舰功能的多用途准航母,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艘以无人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舰艇。目前,该舰已交付土耳其海军。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是2014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倪星、付景涛。

  《大学物理实验》是201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陈兰莉。

推荐升降机产品